6月22日,在曲阜市琉璃瓦厂有限公司(下称“曲阜琉璃瓦厂”)的手工捏作车间,71岁的琉璃瓦匠徐克骏坐在一方小凳子上,不时换用大大小小的笔刀,手指翻转间,一片片泥屑落下,轮廓渐渐清晰,一只栩栩如生的“龙”在泥坯上显现出来。
曲阜琉璃瓦厂,前身为明朝时期专供孔府孔庙修缮的“裕盛公”窑场,历经了600余年薪火传承,现是江北最大的琉璃瓦生产基地。
“走兽的形体、造型,以及它身上鳞片的摆放、雕刻花纹的样式等,还得通过师傅的纯手工制作,赋予其独特韵味。”琉璃瓦厂生产经理王德强介绍,琉璃瓦成品要经过二十道工序才能制作完成。选土、粉碎、淘洗、炼泥、制坯,若要制作吻兽(古建筑屋脊正脊两端的一种饰物),还需将坯进一步捏作,待坯胎烘干后,入窑素烧,再经过施釉和彩烧,一件完整的作品才得以问世。
一件琉璃瓦成品要经过二十道工序才能制作完成。
今年34岁的王德强从小在琉璃瓦厂长大,受父辈熏陶,他从小对琉璃烧制工艺耳濡目染。怀着无限的情怀,填报大学志愿时,王德强选择了与这项技艺对口的硅酸盐专业。毕业后,他回到琉璃瓦厂,成为厂里最年轻的釉色技师。
“釉料流动性太强,影响烧制品质,还对窑产生一定损害。”上班后不久,王德强察觉到工厂所用的釉料存在问题。利用专业所学,他对釉料配方反复调整,以降低其流动性。改良后的配方烧制出的琉璃瓦,颜色更均匀,还减少了约20%因流动造成的浪费。
匠人正在进行捏制。
“黄色对应氧化铁、绿色对应氧化铜、蓝色对应氧化钴……”王德强说,釉料中加入不同金属氧化物作为着色剂,琉璃瓦就会呈现不同釉色,每一种都是独一无二的材料配比。
针对因釉色配比、烧造温度等造成的釉色不一、釉面容易剥皮脱落等问题,琉璃瓦厂专门请来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的教授,建起实验室,进行专项研究。失传已久的“孔雀蓝”釉色,就在这种产学研的融合中被找了回来。
每一种釉色都是独一无二的材料配比。
如今,琉璃瓦厂的产品除了销往国内各个省市,还远销法国、美国、日本等国家。产品种类从传统的板瓦、筒瓦和吻兽等,扩展到顾客“来图定制”,年产值达5000万。2014年,曲阜琉璃瓦制作技艺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古建筑修缮和新建仿古建筑需要琉璃瓦,决定了烧制技艺不会被淘汰。而想将‘非遗’项目传承、发扬,就需要更多年轻人的加入。”王德强直言,在技艺的传承上,这门行当着实有些“遇冷”。
“一是每天跟泥瓦打交道,工作环境干净不了;二是琉璃瓦烧制的技术要求高,初学者要磨练至少4到5年的时间,才刚能上手。”目前,除了王德强,琉璃瓦厂培养出的最年轻的匠人,也要40多岁了。
面对琉璃瓦制作技艺后继无人的风险,琉璃瓦厂正积极为这一行当的长远发展作铺垫。
一方面,成立大师工作室,坚持推行传统师徒帮带机制,即“老带新”机制,返聘技术成熟的老琉璃工匠,手把手带新人;另一方面,琉璃瓦厂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等高等院校展开合作,建立协同育人教学基地,定向招引青年人才。
除了对琉璃瓦烧制标准的研究性传承、保持传统手工技艺的原汁原味,琉璃瓦厂也在探索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用新的形式满足公众日趋多元的文化需要。
创意产品——琉璃编钟。
“人们不会买一块笨重的琉璃瓦回家,但却愿意为精致的琉璃摆件买单。”王德强说,为了对接市场需求,让古老琉璃融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琉璃瓦厂正跳出“建筑材料”思维,尝试开发摆件、手把件等作品,让琉璃“破圈”,进入文化创意产业。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孙甲 通讯员 孔大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