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雕刻文化中有一个词想必大家都听过,这就是“巧雕”。意思是:巧妙的利用载体自身特有的因素,甚至是瑕疵,雕出独一无二令人称奇的作品。
我们核雕中也不乏“巧匠”,能够将常人眼里的废核,雕刻成经典之作。
1、怪核
并不是所有的橄榄核都是长得两头尖尖中间宽的梭子状。有的会长成有好几个“头”的怪核(如下图)。
有的核雕师会采用浮雕的方式在表面雕刻些图案而且只雕刻一部分,并没有充分利用怪核的形状,这些作品其实没什么难度。
困难的是如何将整颗怪异的核都充分地利用起来。例如之前风靡一时的《飞翔弥勒》,弥勒两只手高高举过头顶,打破了传统弥勒的造型,让人耳目一新。这就是充分利用了怪核的独特外形,一经推出立即受到核友们的追捧,随后各种仿品更是跟风而至。
2、裂核
这核都裂了还能再雕?给一般师傅手里估计早就扔了。但就有这么一位大神,看着已经四分五裂的橄榄核,竟然根据其裂开的纹路创作出了下面这件以假乱真的作品。不得不佩服这位师傅的脑洞之大。
3、夹生核
夹生核大家都知道碰到就不能用的,除非核雕师昧着良心卖给客户。但是利用好夹生的部分可能就会成就一件传奇的精品。
例如下面著名雕刻师【秋人】的作品《凿壁借光》。巧妙的利用夹生那一块与周围在颜色上的差异,将夹生部分衬托成墙洞里透出的灯光,设计之巧妙让人触目兴叹。
以上这些虽然都是师傅们雕刻出的精品,但也恰恰是这些怪核、废核成就了核雕师的“巧工”。